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面臨三道坎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論壇上,與會的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正處于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形成期,預計未來20年,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會成為中國服務貿易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電子商務的全球化時代即將到來。但同時不容樂觀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特別是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阻力重重,任重道遠。
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已經成為帶動中國IT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核心動力,未來三年將創造5000億元的市場。根據預測,今年中小企業IT投資整體規模將比去年增長16.5%,達到1427.7億元,預計到200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69.2億元,未來三年相加整體規模將近5000億元。調查顯示,去年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已達到1225.8億元,同比增長16.7%。在投資結構方面,開始呈現“軟化”的趨勢,軟件和信息服務的比例在緩慢提升。據分析,雖然去年硬件投入仍占67.6%的比例,但其增長速度卻慢于整體市場增長速度;相反,軟件和服務同比增長卻超過了市場整體速度,IT服務增長更為明顯,達到20.8%。當前,中國中小企業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中小企業遍布各個行業,發展潛力非常大。隨著中小企業市場的日漸成熟,行業與企業的飛速發展與企業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落后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種不適應迫使中小企業向信息技術要出路。據分析,隨著中小企業對IT技術應用的逐漸增多和深入,很多業務已經無法脫離IT環境,網絡系統、軟件運行故障或病毒干擾等問題成為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并應用桌面系統、辦公系統、網絡安全服務等。
據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05年下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已有93%的中小企業接入了互聯網,其中電子商務接入率達到了53%,但網上購銷等涉及交易的應用普及率不及1/4,與發達國家完善、頻繁的網上交易相去甚遠。觀念是制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因素。很多中小企業觀念中的互聯網只是注冊域名、建立網站、發布信息,不少中小企業的網站永遠都是以不變的面孔示人,甚至連企業的產品和消息都是永遠凝固在那里,千年難得一更新,更不用說在線維護、處理網上投訴和在線交易了。很多企業對產品營銷人員配置上舍得投入,但對網上營銷甚至電子商務卻特別吝嗇,網站成了他們“跟形勢”和“擺闊”的一種方式。
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山大學的謝康教授認為,與西方國家城市化發展基礎不同,中國電子商務是在城市化沒有完成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無論是社會公共管理還是企業管理都沒有形成成熟的流程和行為準則,難以為電子商務提供有力的支撐。中國信息化是在工業化還沒有完成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形成了工業化與信息化并行發展的格局,工業化很難為信息化提供基礎服務。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是在社會公共管理和企業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乃至研究較為成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在技術上較多地采用拿來主義方式發展電子商務的中國,由于國內管理思想和管理基礎的缺失,面臨與發達國家不同的外部環境和基礎條件,單純依靠市場力量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鑒于中國在電子商務上與發達國家基礎條件和現實力量的巨大差距,政府理應發揮自身的信息資源、政策資源和配置權力方面的優勢,為中小企業營造發展環境、培育市場、制訂規矩、促進整合,引導它們發展。中小企業也應借鑒攜程旅行網、e龍網等的發展模式,結合中國國情,創新性地發展電子商務,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推動下,共同迎接電子商務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轉自:中國國家企業網)